规范职业发展・赋能行业升级 |《汽配销售经理人》国家职业标准初审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2025年11月17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牵头、售后零部件分会负责推进的《汽配销售经理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审会顺利举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相关领导、行业专家、编写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进标准初审工作,为行业人才体系建设凝聚共识。

初审专家组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原二级调研员张灵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赵庚晟、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渠道发展部经理刘建科、北京国欣金球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行、广东三头六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增长促进部部长王亚乔、邦邦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供应链负责人黄佳琳、京东汽车维修改装业务部深度维修业务负责人薛松等7位专家组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售后零部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彤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售后零部件分会理事长宋继斌、长春市阳光德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王明娜、昆明松骋汽修设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胡志涛、济南瑞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洪翠代表编写组参会并答辩。会议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标准部主任林逊主持。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肖政三致欢迎辞,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各级领导的指导支持及编写组专家深耕调研、精心编制致以诚挚感谢。他强调,汽配销售是汽车后市场连接生产与服务的核心纽带,长期以来因缺乏国家层面职业身份认定,近百万从业者面临职业路径模糊、能力评价缺失的困境;《汽配销售经理人》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既是行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赋予从业者职业尊严、夯实行业人才体系的关键举措,未来将配套开展标准解读、人才培训、技能大赛等宣贯工作,为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分类与标准开发处四级主任科员刘维伟对国家职业标准初审审定要点进行专业解读,从政策依据、编制规范、评价要求等方面为标准初审提供了明确指导,确保评审工作严谨合规、科学有序。

在标准编制情况介绍环节,售后零部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彤梅代表编写组,围绕职业调查分析、编制思路、技能等级设置、问题与应对四个维度展开汇报。该标准历时18个月完成,先以问卷调研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覆盖全国 26个省市,归集210份有效问卷、82位从业者业者访谈信息,形成行业现状分析、企业需求等基础数据池;后联动京东养车、冠盛、三头六臂、阳光德众等 35 家头部企业,定向收集汽配销售人员岗位说明书及考评制度,通过职业功能投票确权(85% 以上通过率),锁定客户开发、销售目标管理等五大核心职业功能。编制全程遵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23年版)》,并结合行业数字化转型、新能源适配趋势,设置五级(初级工)至一级(高级技师)递进式技能等级,构建起层次清晰的职业能力体系。

会议推选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原二级调研员张灵芝作为初审专家组长,带领专家组对标准进行逐条审查,就职业概况、等级设置、技能要求、知识体系等核心内容向编写组进行质询,并结合自身深耕行业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研究,从表述严谨性、内容全面性、行业匹配度等方面提出宝贵修改建议。编写组现场认真记录、及时回应。

经过多轮质询与充分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标准体例规范、层级合理、内容完整,既严格符合国家编制规程,又充分反映汽配销售经理人的职业特性,代表了国内先进水平,考核评价内容具体可度量,贴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最终明确同意标准通过初审,并建议编写组按照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推进征求意见、专家终审等工作,力争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实施。

此次初审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汽配销售经理人》国家职业标准向正式颁布迈出关键一步。标准落地后,将填补我国汽配销售经理人职业技能标准的空白,为从业人员搭建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清晰职业晋升通道,为企业开展人才选拔、岗位培训、绩效考评提供科学权威依据;同时推动汽车售后零部件行业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化、岗位操作规范化、客户服务标准化,有效破解行业长期存在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技能评价无据可依等痛点,为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