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6.6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2%,较上月同期增长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361.1万辆,同比增长10%;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84.1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20%,较上月同期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636.6万辆,同比增长13%。新能源: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50.2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9%,较上月同期增长12%,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58.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95.8万辆,同比增长28%;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47.4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18%,较上月同期增长10%,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渗透率56.4%,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10.8万辆,同比增长34%。8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4.5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下降4%,较上月同期增长6%。8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5.9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8%,较上月同期增长10%。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86.6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2%,较上月同期增长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361.1万辆,同比增长10%。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5.3%的速度超强劲,各地经济稳增长的压力大幅降低,近期各地车市的促销刺激政策推进较稳。今年7月下旬第三批补贴资金已经下发各地,部分地区的以旧换新逐步重启,补贴方式也更加多元化,有望改善8月的增速。但由于2024年7月“以旧换新”政策加码补贴效果良好,消费热情迅速激发,因此今年8月的销量基数相对较高,8月前期的零售增速已经体现增长偏弱的压力。今年8月初高温多雨,更多消费者会选择中旬开始买车迎接秋季开学季,8月中下旬车市仍将逐步回暖。8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4.0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16%,较上月同期下降3%。8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日均批发6.3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22%,较上月同期增长19%。8月1-17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84.1万辆,同比去年8月同期增长20%,较上月同期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636.6万辆,同比增长13%。近期国际环境变数仍多,需求不足、价格下降等制约因素仍然存在,但汽车行业出口形势较好。中央各部门与各地区协力、加快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有效应对外部挑战,汽车产销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因此汽车行业发展靠“内、外需”共同推动的趋势日益明显。近日国家反内卷行动快速推进,行业秩序明显改善。由于部分厂商去年高温假较多,而且去年7月走势较强,因此去年8月初的批发并不高,今年厂商更积极地抢时间提升销量,月初的厂商总体批发表现很好。根据乘联分会整理的国家金融局交强险数据,2025年商用车强势增长。由于新能源车强势增长和政策促进车辆更新,7月商用车国内销量实现25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下降3%。2025年1-7月商用车国内销量实现177万辆,同比增长7%,相对于2022年以来的商用车平稳期,今年创出近几年新高的良好水平。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7.9万辆,同比增长84%;2025年7月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到7.3万辆,同比增长55%,环比下降3%。在2024年末政策翘尾后,2025年1月市场表现相对较弱,2-7月同比暴增,1-7月累计达到43万辆,同比增长57%。换电商用车主要是场地重卡类产品出现爆发增长。2025年1-7月换电重卡销量达到2.6万辆,增长197%。7月换电重卡销0.4万辆,增速172%。从2019-2021年,整个新能源商用车的渗透率在3%左右水平,2022年达到9%,2023年达到11%,2024年全年达到20%,2025年1-7月就达到渗透率24%的良好水平,体现了新能源商用车强势增长良好态势。2025年7月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29%,其中的卡车新能源渗透率22%,客车新能源渗透率61%,较同期均有大幅提升。新能源商用车国内市场在政策推动下的表现相对较强,燃油车出口较强,传统燃油车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根据乘联分会整理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分析,2025年6月充电基础设施的公桩总量达到417万个,6月公桩数量较上月增长9.1万个,相对去年6月增量1.8万个,增速50%。随车私桩目前有1,060万个,6月较上月增长28.5万个,增速9%;6月公桩单桩月均充电1,608度,较去年6月1,461度增长较好。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按公桩的充电利用率是私桩的3倍,也就是3:1的关系,则2025年1-6月充电设施与纯电动的销量占比达到0.77,基本是1:1的关系,由于公桩安装暴增,总体车桩比的增量已经达到1:1的相对宽裕水平。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老旧充电桩技术落后、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亟待提升。部分低线级地区电动车购买的反悔率有所提升。相信随着规模不断提升,调整难度小,电动车提升潜力大。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需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新老旧交流低功率桩,增加高功率直流快充的升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需要,助力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与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6.2025年1-7月汽车生产同比增长11%,新能源汽车生产805万根据乘联分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2025年国家加紧实施以旧换新政策,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能源车强势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5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汽车消费额3,849亿元、同比下降2%;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31亿元,增长4.3%。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其中,汽车消费额27,224亿元、同比增长0.4%;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57,014亿元,增长5.3%。2025年7月汽车生产251万辆,同比增长 8%;新能源汽车生产118万辆,同比增17%,渗透率47%;燃油车生产133万辆,同比增长2%。2025年1-7月汽车生产1,808万辆,同比增长11%;新能源汽车生产805万辆,同比增长33%,渗透率45%;燃油车生产1,003万辆,同比下降3%。随着车市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引爆近期车市,效果特别显著,乘联分会的国内车市零售量增长年度预期从2%调高到6%。虽然上半年增速11%,但下半年逐步进入减速周期。期待未来能有长效的强力接续政策,如减免购车人员个税、推动新能源车下乡、优化C7经济型电动车驾照申领、给200公里以下续航的合规纯电动车免车购税、鼓励结婚购车、鼓励生育购车等更多的改善措施,拉动购车消费促进经济增长。